Loading...
  • 香港復康會 - 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
    香港復康會 - 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
  • 丁遠和 (Martin Ting) - RSW Manager
    丁遠和 (Martin Ting) - RSW Manager
  • 文職義工~接待處實習
    文職義工~接待處實習
  • 文識陪訓班
    文識陪訓班
  • 攝影陪訓
    攝影陪訓

香港復康會於1959年成立,是政府認可的註冊慈善團體。在香港及內地現有三十個服務單位,致力服務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長者,成為一所具效能、影響力以及關懷的全人照顧及復康機構。透過創新復康服務及賦權殘疾或面對健康挑戰的人士,倡議全人健康、社會參與以及共融有利環境。當中「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專為肢體殘疾及長期病患者提供全面職業復康、輔導及就業服務。

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經理,同時是註冊社工的丁先生說:「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中的職業復康服務,當中包括職業輔導和有關就業掛的相關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肢體殘障和長期病患者。舉例一些糖尿病科患者,他們覆診的情況一般比較頻密,更甚者可能因病情影響雖要截肢,喪失以後工作的技能,因身體限制發覺很難在公開市場找到適合工作,需要尋求職業輔導,因此參加中心服務。」需要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協助的學員,需要有殘疾或長期病患證明,再經過面試。
 
不一樣的配套服務
 
丁先生繼續說:「基本上一些服務使用者可能因意外而導致永久傷殘,或後天演變的長期病患者,導致不能做回以往的工作,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做一個全面評估,如合適,我們會即時安排就業輔導服務去尋找工作。然而,我們發覺大部份即時介紹工作不是一個最好方法,所以我們會提供一些服務配套,先安排我們的服務使用者參加培訓課程。因應每個學員的需要提升個人的技能或協助他們轉型到另一個行業,讀完基本課程後中心亦會因應每位學員的情況,有機會安排到中心合作的機構實習,如果參加「陽光路上」計劃或會分派到政府各部門實習。」
 
成功輔助一位傷殘人士或長期病患者完成課程及實習只是一個開始,丁先生說:「我們有6個月就業服務跟進,當中包括介紹工作,就業主任會和求識者及僱主跟進及面試,有需要還會為學員進行職業或心理上輔導。」中心有一個輔助就業服務,最主要是以個案模式管理,「香港復康會」中有專責社工,按照每位受助者的實際情況個別制定計劃,再安排工作及定期探訪,跟進每位服務使用者及顧主需要。
 
與時並進的課程
 
「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會定時開辦一些基本的課程,丁先生說:「我們會恆常檢視服務,開辦一些新課程以配合市場上的實際需要,了解什麼行業及工種可以讓我們的學員更容易受聘。」中心亦會檢視現有的課程,作出適當調整。丁先生續說:「舉一個實例,我們現有一個課程「數碼攝影及影視製作」的課程,話說這個課程很簡單就是學攝影、執相及剪片,但是市場科技日新月異,所以近年我們加插一些新元素,例如現時很流行的航拍及360相片等,讓學員理解及認識市場上現有的產品及操作,方便學員學成之後容易找到工作。」
 
現時中心有時會自資舉辦一些工作坊活動,尋找市場的需要,開拓工作機會。「例如我們和僱主合辦的「神秘顧客」工作坊,事前我們不知道學員是否足夠能力去應付,又不知道市場上的僱主是否合適聘用我們的學員,但結果非常令人滿意,我們發現很多學員都有足夠能力做「神秘顧客」,去測試店員服務態度及做評估報告等,雖然「神秘顧客」這項工作每月只能夠做幾天,但是這些工件能慢慢地重建他們的信心,也帶來收入的機會。」丁先生開心地分享中心與時並進的一個例子,也是各人努力的成果。
 
最挑戰和最開心的事
 
在我從事就業輔導多年,丁先生說:「印象深的大約有兩至三類的服務使用者,第一是輪椅使用者,由於他們被條件限制,很多只能從事文職的工作。很多時我們聯絡一些僱主之後,他們不介意輪椅人士,但礙於環境限制,雖然香港是一個很進步的城市,近幾年經常提及無障礙城市設計,但情況是輪椅人士可以去到該公司的大廈,最後都未必能夠上到公司工作。事實上香港地方寸金尺土,每一個辦公室都非常擠迫,形成很多僱主望而卻步。第二類是腦癇症病患者,部份患有腦癇症的人士,身體間中抽搐,令到身邊的同事或朋友感徬徨,也較難找到適合僱主。第三類是中風的病患者,他們有不少失去半邊身的工作能力,很多工種都未必做到,部份患者沒有影響他的認知能力及說話能力,還可以找到例如顧客服務或電話訪問等等的工作。」

「香港復康會職業復度及再培訓中心」的服務概念,丁先生說:「其中一個是助人自助,意思是從一個求助的人士,在參加服務的過程中,角色演變成為提供服務的人。如果這個服務使用者有這樣的轉變是我們最想見的效果,亦是我們的目標。每一個服務使用者參加培訓服務成功就業後,並不是一個完結,他們可以用他的成功經驗,轉告給別人及幫助有就業需要的朋友。我們當中的服務,就是採用這個比較開心的模式,能夠找到一批很有心的服務使用者,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再組織到一大批朋友去幫助別人,還在政策倡議的層面積極參與,凝聚一股的聲音向政府講述有關殘疾人士的就業需要。這裡有幾位曾經使用服務的朋友,從培訓至就業,慢慢恢復信心,還組織了舊生會及關注小組。其中有一個名為「牽手勵進會」,這是一個自助組織,是讓中心服務使用者參加完培訓,加入組織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
 
無障礙文化
 
訪問接近尾聲,社褔界的專業人士和我們分享了他對現時無障礙的設施及環境的看法,丁先生說:「復康會的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每年都會幫社聯和政府做無障礙巡查的工作,定期去訪各大私人機構、政府各部門及非牟利機構做無障礙環境巡查。香港雖然做在很多無障礙建設,但在執行時仍有很多實際情況需要考慮。」

「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中心有工作要去到一商場做評估,乘電梯上到中層,回程時等了30分都不能乘電梯下去,原因在高層已經坐滿人。假設有一位輪椅人士要去中間樓層購物,回程便較困難。」

「另外,中心巡查員亦曾經巡查一間機構的某個部門,他的設計十分有Cyber味,他的辦公像酒吧吧台一樣高,你想象如果找一位輪椅人士回來工作,便難以用得著。其他如殘疾人士洗手間擺滿雜物,類似這樣的情況亦非罕見。」中心作為前線服務者,都期望香港政府應該增加多些資源,做多點公民教育,加強無障礙意識,無論硬件及軟件方面,只要在社會上有多些人認識無障礙的重要性,就能打造一個更全面的無障礙環境。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香港復康會的服務或活動,請瀏覽 http://www.rehabsociety.org.hk/zh-hant/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香港復康會「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的服務 ,請瀏覽 http://www.rehabsociety.org.hk/dccs/vrrcvte/zh-hant/

 

Source: Free Guider

Related tags - 香港復康會,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FreeGuider 香港復康會,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FreeGuider



Message

User Picture
Message box
My picture
Message box
Next 衝破障礙「一同夢」起行

Successfully added to the collection

My Tag

Login

Please log in before proceeding with this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