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日本人最怕給人添麻煩,就算老人家都盡量自己照顧自己,不需依靠別人生活就最好。日本的公公婆婆外出搭車買餸都有專屬設施,方便自行出入,就算用的一支枴杖、一張輪椅,設計都要美觀夠靚,最怕別人覺得他們虛弱,令人感覺需要幫助和被照顧。

日本跟香港的文化雖截然不同,但每位老人家同樣希望活得有尊嚴。在香港從事安老服務的80後羅凱寧,是文化村董事總經理,她曾留學日本,親身見過日本人如何發展銀髮市場,滿足日漸龐大的老齡人口,她希望引入日本經驗,為香港的安老行業帶來新思維。

羅凱寧的爺爺是人稱「中環釘王」(又稱「九叔」)裕泰興創辦人羅肇唐,如今她接過爸爸羅守弘在2001年創辦的安老業務,決心大展拳腳。其中一個最大項目是位於屯門虎地,興建當中的一幢8層高、佔地6萬呎的高級安老院舍,預料明年落成,計劃是政府鼓勵下首個在私人地皮免補地價興建的安老院舍。

「二、三十年前,日本人對送父母去老人院都好抗拒,同香港一樣,覺得係照顧唔到先要去。不過,今時今日好多日本老人家係自己舉手去住,一來不想麻煩子女,二來老人院已逐漸演變成獨有的社區,救護等老人設施都已融入住宅當中。」

安老服務這盤生意十分獨特,既是謀利業務,但同時是社會服務,要求從業者有同理心和有愛心。可是,香港過去不時爆出老人院虐老事故、黑心護理員等等,令不少老人及為人子女的,都對安老服務存有戒心。

羅凱寧指,香港土地不足,護理人手短缺,行業難免有參差,加上政府有很多防疫的衛生法例要求,令老人院變成禁地一樣,觀感不好。至於日本,雖然面對龐大的安老需求,提供特別護理的老人院亦大排長龍,但日本已着力提供各種家居及社區照顧,讓支援融入社區生活,建立可互相照應的老人社區,「日本老人家好鍾意自立,佢哋唔想需要靠人,所以尤其交通配套已做得好好,坐輪椅要搭鐵路、轉巴士都完全無問題。」

老人社區的概念,除了日本,北歐國家都興起,老人院不會設有太多規矩,盡量自由活動,可外出到超市購物,休憩空間、健身設施都在戶外公眾地方,讓街外人都可自由使用,令公公婆婆感覺仍在社區當中生活。

「我去過日本一間好舊的書店幫一位伯伯做義工,佢已經過晒退休年齡,但繼續做的原因是希望自己仍有貢獻,見到好多老人家其實最怕孤獨,所以無論生活上和心靈上,其實都好需要大家去關心。」

香港目前老人院相關法例,雖然未能仿效日本和北歐般完全融入社區,但羅凱寧強調他們屯門的新院舍亦會非常注重生活品質,例如社交生活空間較多,提供不同活動,善用戶外空間讓老人家有公園散步,而院內的傢私大部份由北歐訂製,顏色豐富又耐用,而且會引入日本的銀髮產品如軟餐、電動輪椅等,營造一個家居感覺的環境。

「日本老人家用一支枴杖、一張輪椅,設計得靚唔靚都好介意人哋點睇,就算需要坐輪椅嘅老人,其實都唔係好想人哋知道。」日本人獨特的民族性,衍生出很多特別的銀髮產品,例如有輪椅界Tesla之稱的Whill,由前日產工程師研發,外觀設計充滿科幻電影感覺,而且操控和穩定都非常好,甚至有顏色選擇,務求令老人家用起來有自信。

另外,羅凱寧亦引入日本軟餐,將軟餐粉加入食物當中攪拌,改變食物質地變軟,再用模具還原食物造型,任何食物包括雞髀、牛扒、鮑魚,甚至湯圓、月餅都做到,「好多時老人家糊餐賣相唔討好,越食越少之下體重就會下降,試過軟餐後,發現老人家食得開心咗,又食得多咗,咁係最緊要。」

香港在十幾年後亦很可能成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佔人口30%),安老服務需求只會越來越大,要讓老人家活得快樂、活得有尊嚴,就要懂得尊重,「爸爸當初發展安老業務時,點解要叫文化村,因為佢覺得老人家係一個知識文化寶庫,我哋應該好好尊敬佢哋,比多啲好嘅服務佢哋,居住環境就要好似一條村咁,令大家生活係同一個社區一樣。」

Source: 蘋果新聞

Website:

Author:

Related tags - 設施,日本,輪椅,生活 設施,日本,輪椅,生活



Message

User Picture
Message box
My picture
Message box
Next 輪椅族出遊好難?小鮮肉日常引討論

Successfully added to the collection

My Tag

Login

Please log in before proceeding with this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