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日本人最怕给人添麻烦,就算老人家都尽量自己照顾自己,不需依靠别人生活就最好。日本的公公婆婆外出搭车买餸都有专属设施,方便自行出入,就算用的一支拐杖、一张轮椅,设计都要美观够靓,最怕别人觉得他们虚弱,令人感觉需要帮助和被照顾。

日本跟香港的文化虽截然不同,但每位老人家同样希望活得有尊严。在香港从事安老服务的80后罗凯宁,是文化村董事总经理,她曾留学日本,亲身见过日本人如何发展银发市场,满足日渐庞大的老龄人口,她希望引入日本经验,为香港的安老行业带来新思维。

罗凯宁的爷爷是人称「中环钉王」(又称「九叔」)裕泰兴创办人罗肇唐,如今她接过爸爸罗守弘在2001年创办的安老业务,决心大展拳脚。其中一个最大项目是位于屯门虎地,兴建当中的一幢8层高、占地6万尺的高级安老院舍,预料明年落成,计划是政府鼓励下首个在私人地皮免补地价兴建的安老院舍。

「二、三十年前,日本人对送父母去老人院都好抗拒,同香港一样,觉得系照顾唔到先要去。不过,今时今日好多日本老人家系自己举手去住,一来不想麻烦子女,二来老人院已逐渐演变成独有的社区,救护等老人设施都已融入住宅当中。」

安老服务这盘生意十分独特,既是谋利业务,但同时是社会服务,要求从业者有同理心和有爱心。可是,香港过去不时爆出老人院虐老事故、黑心护理员等等,令不少老人及为人子女的,都对安老服务存有戒心。

罗凯宁指,香港土地不足,护理人手短缺,行业难免有参差,加上政府有很多防疫的卫生法例要求,令老人院变成禁地一样,观感不好。至于日本,虽然面对庞大的安老需求,提供特别护理的老人院亦大排长龙,但日本已着力提供各种家居及社区照顾,让支援融入社区生活,建立可互相照应的老人社区,「日本老人家好锺意自立,佢哋唔想需要靠人,所以尤其交通配套已做得好好,坐轮椅要搭铁路、转巴士都完全无问题。」

老人社区的概念,除了日本,北欧国家都兴起,老人院不会设有太多规矩,尽量自由活动,可外出到超市购物,休憩空间、健身设施都在户外公众地方,让街外人都可自由使用,令公公婆婆感觉仍在社区当中生活。

「我去过日本一间好旧的书店帮一位伯伯做义工,佢已经过晒退休年龄,但继续做的原因是希望自己仍有贡献,见到好多老人家其实最怕孤独,所以无论生活上和心灵上,其实都好需要大家去关心。」

香港目前老人院相关法例,虽然未能仿效日本和北欧般完全融入社区,但罗凯宁强调他们屯门的新院舍亦会非常注重生活品质,例如社交生活空间较多,提供不同活动,善用户外空间让老人家有公园散步,而院内的家私大部份由北欧订制,颜色丰富又耐用,而且会引入日本的银发产品如软餐、电动轮椅等,营造一个家居感觉的环境。

「日本老人家用一支拐杖、一张轮椅,设计得靓唔靓都好介意人哋点睇,就算需要坐轮椅嘅老人,其实都唔系好想人哋知道。」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衍生出很多特别的银发产品,例如有轮椅界Tesla之称的Whill,由前日产工程师研发,外观设计充满科幻电影感觉,而且操控和稳定都非常好,甚至有颜色选择,务求令老人家用起来有自信。

另外,罗凯宁亦引入日本软餐,将软餐粉加入食物当中搅拌,改变食物质地变软,再用模具还原食物造型,任何食物包括鸡髀、牛扒、鲍鱼,甚至汤圆、月饼都做到,「好多时老人家糊餐卖相唔讨好,越食越少之下体重就会下降,试过软餐后,发现老人家食得开心咗,又食得多咗,咁系最紧要。」

香港在十几年后亦很可能成为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占人口30%),安老服务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要让老人家活得快乐、活得有尊严,就要懂得尊重,「爸爸当初发展安老业务时,点解要叫文化村,因为佢觉得老人家系一个知识文化宝库,我哋应该好好尊敬佢哋,比多啲好嘅服务佢哋,居住环境就要好似一条村咁,令大家生活系同一个社区一样。」

资料来源: 蘋果新聞

网址:

作者:

相关标签 - 设施,日本,轮椅,生活 设施,日本,轮椅,生活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施政报告2019】第二个共融游乐场 料选址深水埗 Next 35岁出征残运会38岁开公司他坐轮椅把生意做遍全国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