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殘聯:織好四張“助力網”,助力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 [南明區融媒體中心]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十三五”以來,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區出臺的各項扶殘助殘惠殘政策,織好“康復項目助力、技能培訓助力、關愛幫扶助力、文體活動助力”四張助力網,不斷提高轄區殘疾人生活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十三五”以來,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區出臺的各項扶殘助殘惠殘政策,織好“康復項目助力、技能培訓助力、關愛幫扶助力、文體活動助力”四張助力網,不斷提高轄區殘疾人生活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織好康復項目助力網 讓殘疾人享受政策紅利
康復是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而殘疾人輔具適配就是殘疾人朋友康復的“手”和“腳”、“耳”和“眼”。
12月3日,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在油榨街道辦事處舉行了以“改善身體功能提升自理能力”為主題的殘疾人適配輔具發放儀式,為轄區40余名殘疾人發放沐浴椅、坐便椅、輪椅、助聽器、盲杖等適配輔具,助力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和身體功能改善,方便其日常生活。
如果説輔具適配是一項“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康復惠殘工程,那麼康復訓練及知識普及就是一項促進殘疾人心理康復的精神康復惠殘工程。
今年11月底,區殘聯攜手南明區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在區委黨校舉行了為期2天的貴州省第十四屆兒童特殊教育(孤獨症)康復公益論壇,為孤獨症孩子健康成長“把脈問診”。 期間,南明轄區的40余名孤獨症兒童家長、康復機構專業教師和特教老師在專家的講解和指導下,學到了急需且實用的感知覺康復訓練、語言訓練等專業知識,為接下來的康復訓練提供了知識支撐。
這些僅是南明區全力落實康復項目救助政策的一個縮影。
“十三五”以來,區殘聯按照《貴陽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實施《南明區殘疾兒童康復實施細則》,依托南明區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等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機構,和5個社區殘疾人康復訓練中心,全面實施智力殘疾康復、肢體殘疾康復、視力殘疾康復等5類殘疾人精準康復訓練服務,落實殘疾人輔具適配、貴陽市彩票公益金兒童救助、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中央彩票公益金)等康復項目,織牢“以輔具發放為基礎、康復訓練為輔助”的康復項目助力網,讓殘疾人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
截至今年12月初,南明轄區有698名0—15歲殘疾兒童享受到了康復工程救助項目,2691名殘疾人享受基本康復服務,1116名殘疾人享受了重度肢體殘疾人輪椅、單(雙)拐、助行(聽)器、盲杖、沐浴椅等適配輔具服務。通過實施精準康復項目,最大限度補償了殘疾人功能上的缺失,提升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織好技能培訓助力網 幫殘疾人圓就業創業夢
“這裏不僅可以買到土蜂蜜,還可以現場學習養蜂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還有直播帶貨技巧知識”。今年5月底與7月底,南明區殘聯、貴州群邦眾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貴州省殘疾人養蜂培訓基地聯合舉辦了“送買蜂蜜産品、傳授養蜂技術”回饋活動暨技能培訓,“短視頻電商助殘疾人就業創業”培訓班兩場殘疾人就業創業實用技術培訓活動,為南明轄區6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提供了經驗幫助。
“十三五”以來,南明區殘聯按照《貴州省、貴陽市殘疾人同步小康創業就業行動實施方案》《貴陽市殘疾人創業就業扶持辦法》要求,針對殘疾人自身特點和就業創業需求,開展係列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支持、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吸納殘疾人集中就業、殘疾人自主創業,織好技能培訓助力網,圓殘疾人就業創業夢。
截至2020年12月初,共開展種養殖技術、電商直播帶貨技能等培訓30期,培訓殘疾人4145名,扶持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點(基地)、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24家,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戶176戶,盲人規范化按摩機構19家,先後培育同創藍天、群力自強、星宇網吧、夫妻毛栗、中鐵駕校殘疾人培訓部等一批殘疾人創業企業代表,帶動420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新增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基地就業、個體和自主創業等方式就業的殘疾人710余名。
此外,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區殘聯還制定實施了《南明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期間殘疾人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補助辦法》,為117家涉殘企業、31家盲人按摩機構、95名涉殘人員等三類困難涉殘群體提供了30.2萬元的補助,進一步穩定了殘疾人就業。
織好關愛幫扶助力網 助推殘疾人生活質量提升
“扶貧”關鍵在于“扶智”。今年11月中旬,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前夕,南明區殘聯在轄區開展了“扶貧送暖關愛行”走訪慰問活動,為轄區6戶困難殘疾人家庭送去了3000元慰問金和相關惠殘救助政策,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政府給予的關懷和溫暖。
為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十三五”期間,南明區殘聯按照《貴州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辦法》《貴陽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細則》文件要求,扎實落實好轄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特困殘疾學生、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家庭子女助學補助金、殘疾人事業專項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學前教育)、家庭無障礙改造等助殘惠殘政策,並利用春節、自閉症日、助殘日等節日,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織好關愛幫扶助力網,讓惠殘政策溫暖殘疾人心靈,助力他們過上幸福生活。
截至2020年12月初,共走訪慰問轄區貧困和困難殘疾人、殘疾人創業就業模范、特困殘疾學生3742名,送去慰問金約88.07萬余元。為2843名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送去共806.387萬元的生活補貼及護理補貼,為1060名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送去156.76萬余元的助學補助金,59名殘疾兒童享受到了共計的殘疾人事業專項彩票公益助學金,殘疾兒童、殘疾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5359名殘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並參加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9戶困難殘疾人家庭接受無障礙改造。為此,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獲得了全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織好文體活動助力網 讓殘疾人擁抱新生活
12月3日,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南明區殘聯、區圖書館在南明區愛心家園兒童特殊教育康復訓練中心舉行了“書香浸潤 星星之子”——國際殘疾人日愛心公益慰問活動,活動中,為愛心家園捐贈了900余冊圖書,和孩子們進行了繪本閱讀、文體遊戲,在感受書香魅力中促進傷健融合。
讓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文化活動,促進殘健共融,是殘疾人一直追求的夢想,也是殘聯部門的工作目標之一。
“十三五”以來,南明區殘聯積極與社會組織、康復機構聯係,實施殘疾人文化工程和殘疾人體育健身工程,組織5類殘疾人利用自閉症日、助殘日、全國特奧日、國際殘疾人日等節日開展文體活動,織好文體活動助力網,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幫助他們增強融入社會的信心。
截至2020年12月初,組織殘疾人參加或開展了各類文體活動30余項。2018年、2020年,在轄區增加了2個殘疾人文體健身示范點,滿足殘疾人的文體健身需求。目前,南明區有1個殘疾人參演曲目獲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金獎,有7名殘疾人運動員在國內外殘疾人體育賽事上獲前三名的成績,20名殘疾人運動員在市級殘疾人運動賽事中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及優秀獎,5名殘疾人獲書畫家、攝影家、藝術家等榮譽稱號,9件殘疾人作品在貴陽市第七屆殘疾人工藝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中分獲金、銀、銅和優秀獎的名次。
此後,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將繼續圍繞“讓殘疾人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標,聚焦涉殘群體需求“靶心”,持續推進康復項目助力、技能培訓助力、關愛幫扶助力、文體活動助力等工作,更好地滿足殘疾人特殊性、多樣性、多層次需求,促進殘疾人實現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為推動全區殘疾人事業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Source: 南明區融媒體中心
Website: Original URL
殘疾,助力網,社會,文化活動
Next 輪椅族出遊好難?小鮮肉日常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