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坊間不少非牟利自助組織團體,一直全天侯為殘疾人士謀福祉,迎風群傲社是其中之一, 服務屯門、元朗、天水圍,為該區有需要人士服務。一直為肢體傷殘人士及家屬提供最新無障礙資訊,服務對象以長者為主。

迎風群傲社自2016年已投入服務,為社區下的肢體傷殘人士禖福祉,當中麥耀強先生更是執委選舉選出帶領社群的主席。成為迎風群傲社主席後,在他帶領下,由原先服務肢體傷殘人士,其後更涵括中風患者、視障人士、心臟器官功能弱的人士,展開由身至心靈上的照顧,同時希望提高傷殘人士的生活質素,協助同路人融入社區,透過團結傷殘人士及其家屬的力量,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麥耀強先生擁有多個身份,其中他是迎風群傲社第四任的主席,另外身份就以迎風社名義兼任關注組召集人,經常遊走屯門、元朗及天水圍,近年更積極與復康機構間連繫。

打破格局 

過去迎風社一直長駐屯門區,並從長老起承傳至今。隨著時代轉變,麥先生發現社群老化有青黃不接現象,祈望用行動扭轉社群多年墨守成規的風格,立志破舊立新。近年進行改選,嘗試招攬跨區人士包括:九龍區。他指出:「除了原有核心區域新界外,發現其他區有潛力,雖然長者招手的比例較多,年青一代則略少,但是希望向跨區踏出一步。他還表示加入年青一輩的構思,可為社群帶來新鮮感和注入新的想法及意念。」

大談韓國無障礙設施  香港應借鑒

他指出: 韓國當地的交通設施比香港更先進,設施方面已具備聲音導航功能,值得香港借鏡,他表示2010年香港公屋的設施才急起直追,在訂立和落實上已落後。

過去巡查所見所聞

談起「屋宇署」,麥生表示:「就當時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在咨詢公眾時,圖則已定 !」對屋宇署先斬後奏的處事手法稍有微言。

談到天水圍新區,硬件和軟件上不招呼輪椅人士,於是組織酒樓大巡查兼顧商場暢通易達洗手間。他表示: 早期政府在龍翔道興建天橋,但事件中「還未進行公眾諮詢,便展開拆建斜路工程。指出: 明明最適合興建天橋,天橋本是讓輪椅人士過路的最佳途徑,但當局最終改由興建兩部升降機。他對此安排大失所望。

同時又列舉出: 健全人士和輪椅使用者會出現同時使用港鐵升降機情況,以排隊問題的情況往往經常出現。亦指出附近居民只能依靠升降機上落,變相大家等候時間延長,輪椅人士出入困難重重。  

又謂曾就九巴車站因輪椅標誌欠清淅指示,被投訴造成不便。事後九巴稱已在有紙牌上方寫上「輪椅使用者可等侯」,可惜政府在公民教育意識上有不足,面對以上種種規劃上的「失誤」,發現許多改進空間。

社會上乘塔交通工具,看見許多自私自利行為

談及會員間不時會傾吐心事,互相剖白不願外出的原由,普遍沿自懼怕受街上歧視目光及不友善態度。

他憶述: 有次,要乘坐巴士由屯門往九龍,涉事正在侯車,而其中兩位拖著大型行李的乘客在身後,直至車到站,車箱內剛好有一個輪椅位,但該名客人指明要上車,並需位置放置行李,發生此事的車長亦不讓該名乘客拍卡,然而車上另一名男士更出言不讓上車。」事件中,明明大家各不相讓,不過車長深明大義,見義勇為,為輪椅乘客解憂。

理解巴士司機的心態

麥耀強先生謂不會盲目投訴巴士司機,因懂分辨巴士司機號碼,故可馬上識別頂更司機及專業車長分別 ; 當再深入查問下,方知太太曾擔任車長,熟悉九巴的運作; 因深明臨時被whatapp召喚較易煩躁,加上巴士司機工時長,態度不好是請有可原,故諒解頂更司機的心態。

彰顯大愛- 麥sir對視障人士苦況瞭如指掌  

指出: 升降機設備欠全面

有關弱視人士使用升降機,「礙於視障人士(弱視)視力差,對光線不敏銳,就部份升降機燈光不足問題,燈光較暗會影響行動,要花費時間還顧四周。」他表示:「弱視不是全失明,可依賴燈光查看升降機門上標示的字體,但不锈鋼板反光,會阻礙視線」, 指出「升降機」最好光線充足。

他反映: 曾使用政府升降機,但礙於燈光較暗,故連續按鍵6次才成功,為此事不禁寒喧數句。

又稱輪椅使用者需靠助升降機報告層數的發聲裝置(喇叭)知悉層數,不然使用者需反手按鍵,方能開關升降機。

他以升降機舉例: 表示升降機「G」字一邊在外,另一邊「G」字在內問題發生已久,由最初難以適應,至慢慢習慣,有深刻體會。

大談軀使他的動力 扭轉他人想法

曾有人問他: 為甚麼落區做這些吃力不討好又沒有實際利益的事,到底是甚麼動力軀使去幫人?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讓更多人理解他們處境,還說出希望借助學校宣講,讓大眾明白殘疾人士的內在痛苦。又指許多不願社交外出的原由,皆是怕造成別人麻煩,成為社會下的負擔。

走過艱辛路 明白同路人痛苦

輾轉間,他更談及太太,透露她曾任職巴士司機,兩夫婦先後出現問題,前者中風後者截肢。他直言自2011年經歷截肢,感受過沒有賠償,投訴無門的滋味,較明白無人幫助自己的辛酸。全程只靠自己摸索,過程沒有社工介入處理,在事事欠缺幫助的情況下,唯親力親為報價遞信至社署,終守得雲開,合符申請資格。

「經歷三年沒有收入,直至有關愛基金,工作安排去行船,獲二萬元正生活費」。他指: 當時貧賤夫妻一把輪椅兩份坐,有好心人的大律師協助他打官司,結果有300萬,最後保險公司除左賠償100萬,最後經由民事索償賠償。

截肢背後的辛酸 

作為由截肢者至後來要使用輪椅的過來人,有一番感悟。當時醫生反映因為經常步行,已弄傷尾椎骨,導致需要輪椅代步。從事件上,能看得見截肢者裝上義肢後,雖看起來如常人無疑,但背後走路挺辛苦,背負痛楚。

他又解釋: 義肢有分種類,一般的義肢用來行走,而跳舞的義肢稱呼為電子腳。

輪椅保養 -  迎風社望帶入輪椅護理的資訊至其他社群   認識輪椅基本護理功夫

有關輪椅維修保養、清潔車轆資訊,不論輪椅新舊,都須妥善保養, 它如雙腳,在下雨天時,事前做好電動輪椅底的保護,以防弄濕。久不久要觀察它磨蹭情況,會更耐用。他提出疑問: 為何方間協會的資源只針對輪椅人士本人及輪椅借用服務,唯獨是未有簡單輪椅維修,舉例傷健協會,沒有輪椅維修服務相關一事,感到費解。

亦帶出: 「輪椅的轉轆易卡滿頭髮,頭髮易令損壞情況加快,並具有磨蹭的破壞力,提醒切勿輕視頭髮對輪椅轆損毀的殺傷力。」

社群開放態度

「迎風社本著持平公開,未有太多規範。」

就申請社員一事為例,方間招募入會手續,一般需要申請人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簡稱:傷殘證)。大體上為確保沒有被濫用,要經由醫生評估是否合乎資格,然後下一步交由社署批核。首次申請傷殘證的人,未必了解整個流程,就此解釋一次,以釋除大部份人的困惑。

傷殘證用途除了可享有2元乘車優惠和海洋公園免費入場,持證人與陪同者可享有半價優惠。

針對交通配套問題

社團一直爭取巴士雙輪椅服務, 為了使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重新融入社區生活。交通設施配套自然不容忽視。就小巴和巴士的上落點不同,基於行人路面空間有限,會顯示「只供輪椅人士上落車處」,並設置殘疾人士優先等候區 ; 一般巴士車箱空間較闊,上落較小巴容易,巴士車箱有雙輪椅位更好。

「針對的士加價,小巴補貼顯得猶其重要。」

宗旨是不論是否輪椅使用者(只要是肢體殘障),一直爭取在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和瑪嘉烈醫院設置專綫小巴和醫院綫。「明白商家的心態,因商家會考慮如何造就更多上落客,而常見乘車不會每次都有輪椅客上落」。還指出「司機培訓」的重要性,培養出司機對乘客的耐性,同時可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的質素及安全,是培訓優質司機心理和行為上首要。他亦瞭解頂更司機之苦,即使稍發脾氣,亦有所體諒。

就業服務 唯才是用

談及復康會,指出: 起初有提供傷殘人士就業服務,如僱員再培訓局課程、就業輔導服務和成人教育課程等,都較實用,他更表示:「有心聘請,一定有人用」。

無障礙硬件及軟件

國內有不少電車、船務公司和交通調查。反映曾試過政府不建斜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擾攘,舉例如興建斜道,大約可讓50、60部輪椅經過,至少電動輪椅能迅速上落,用扶手電梯達到行動不便人士的需求。

起居照顧訓練 

領取綜援的四肢癱瘓人士可申請特別護理津貼,用作支付聘請照顧員在家中居住的四肢癱瘓病人的開支,舒緩病者家屬壓力。然而,政府應為病患者家屬及所聘請的照顧員提供起居照顧的訓練,除他們懂得如何照顧四肢癱瘓人士外,或他們不致於因缺乏正確知識、訓練而使身體提早出現勞損及退化。 

重視傷殘人士權益,推廣關愛文化

定期有不同小組,包括財務、關注、康樂、探訪、出版、維修、義工和興趣組。每季會發佈新資訊予社員,透過聚會互相分享,藉以加強彼此聯繫。

一年只少會有兩次的定向活動,燒烤及景點(長州、梅窩)

有好友在長洲、梅窩居住已三十年,對於長州暸如指掌。於是邀請社友自費出遊,周圍覓食,更示意近海的左方是海鮮檔,右方則是雲吞面、粥、碟頭飯等; 如梅窩碼頭道路較狭窄的,會有指引指示團友。

落實「無障礙運輸」的理念

無障礙關注平台、爭取低地台小巴(長者上落為主和行動不便人士)、巴士雙輪椅座位、抗議的士加價 ; 的士貼標誌,以衡量的士是輪椅人士可乘坐 ; 手杖小巴有兩級,一級門檻很高,如未能及時緊握扶手,當開車加速時會較易跌倒。

醫院線輪椅位有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皇醫院和瑪珈烈醫院(各12個坐位),深明專線只為輪椅人士服務是不可取,商家普遍會考慮不同使用者感受,務求人人受惠,加上使用專線以健全人士居多,因而不會只為一種情況考慮 ; 司機素質同樣要緊,兩者不可或缺,要多方服務配合。

集結社群傷健一家目標

未來希望集合社群的力量,過去以進行大大小小活動,如硬地滾球練習、耀陽行動、復康劵暨社員招募日及切磋輪椅技術等,決心加快腳步集合社群之力,更發光發亮。讓社區有一套較完善的政策,使社群能完全地融入社區生活。

如想了解更多「迎風群傲社 (迎風社)」的資訊,可瀏覽:

網站 : https://bit.ly/3obapJR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windward.hk

作者:

相關標籤 - 迎風社、肢體傷殘、活動、社員、家屬 迎風社、肢體傷殘、活動、社員、家屬



留言

用戶圖片
留言框
我的圖片
留言框
Previous 與中風患者攜手及家屬互助社 - 新健社 Next 堅持到底實有野睇 - 唱出人生的火花 Kelvin仔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