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香港截肢者協會 - 再一次起步
    香港截肢者協會 - 再一次起步
  • 無障礙滑翔同樂日
    無障礙滑翔同樂日
  • 鋼之鬥士 - 2017香港單車節
    鋼之鬥士 - 2017香港單車節
  • 2017 輸人唔輸陣
    2017 輸人唔輸陣
  • 2017 RUNNING CLINIC
    2017 RUNNING CLINIC
  • 2016 街馬
    2016 街馬
  • 22 DEC 2015 冬至送暖行動
    22 DEC 2015 冬至送暖行動

每人一生中,總會遇到特別艱難的時刻,然而退一步,總會發現自已並不是世上唯一懊惱的人。「香港截肢者協會」希望以同路人身份,協助截肢者踏出社會、走出世界。香港截肢者協會成立於2013年,成立初期約有10位同路人及有一個簡單網站,主要做一些探訪及提供最新義肢資訊的工作,希望已過來人身份分享及協助截肢者,舒緩心情也讓他們於整個康復過程中能迅速地回復正常生活。協會貫徹以往理念就每個人能力、心態、資訊及經濟上,從這四方面提供服務給截肢者希望他們盡快重新投入社會。

香港截肢者協會副主席 Ki Cheng說:「雖然是一非營利組織,我們現階段沒有任何政府資助,日常營運資金全賴一群有心人捐款,當初我們只想幫助一些同路人,當我們一路往前走,有幸和很多有心企業、團體及NGO合作一些項目,得到外間很多人認同。在過去一年協會舉辦很多不同活動例如帆船、瑜珈及器械等活動給於截肢者。另外協會有一個義肢資助計劃,一般義肢者都需要穿戴義肢走路,因政府資訊有限往往只能提供一隻基本的義肢,但對於一些活動能力高的截肢者,很可能需要一隻活動能力高的義肢應付日常生活,但活動能力高的義肢價錢十分昂貴,未必每位截肢者能夠資付,在過去一年協會透過捐款總共協助28位截肢者轉換活動能力高的義肢,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雖然此刻暫時沒有特定方向,但有這樣資源肯定方便協會將來可以拓展更多多元化的服務。」

全方位專業團隊

Ki 繼續分享了香港截肢者協會的架構 :「當中專家顧問小組的成員包括骨科醫生、物理治療師和義肢矯形師,他們都是我們委員的友好,全部都是免費義務顧問。協會會開一個WhatsApp群組,讓有需要會員在群組裹發問,我們收集到的問題經過分析後會轉介給有關顧問,尋求專業諮詢,等專家顧問給予專業意見。」隨專業意見外,顧問團隊會不定時提供講座及物理治療課程,讓會員得到最新資訊和適當物理治療知識,另外協會應邀不同的團體舉辦分享會及講座。

指向性專業化服務

由當初的小組織,到今天發展成有會址及專業團隊的非牟利組織,全賴堅定的心及有心人的支持。副主席Jeff Wan說:「協會未來會行專業化,絕對不會和坊間的機構一樣,什麼服務都會做,首先我們會按自身能力做一些指向性服務及群組,截肢者是一個幾特別群組,特別原因就是截肢者和社會絕不脫節,例如一位正常人今日他四肢健全,但是下星期可能因某種原因變成截肢者,所以截肢者和一般傷殘人士不同,很多時都會在短時內失去肢體,因此我們的服務一定要有指向性,希望他們盡快重新投入社會。」

Jeff繼續說:「2019年1月有幸得到一間有心集團支持,以1元象徵式租金,將一個單位租給協會做會址位於荃灣,香港截肢者協會將會籌備一間(步態中心),主要調教截肢者步態、另外還有物理治療室,預計2019年底開始營運。」Ki 補充說:「有關協會未來服務,我們以經有初步構思,希望協會會專業及恆常化,照顧截肢者的生理及心理問題,例如物理治療服務,另外根據以往探訪經驗,發覺很多新截肢者心理上的問題,就算我們用過入身份去開解他們,但是面對一些嚴重問題,往往有力不重從心,不知到如何幫他們做心理輔導,所以未來(步態中心)希望能夠增加心理輔導服務。第3義肢矯形服務,希望義肢矯形師能夠每個星期擺放不同類型義肢,包括電子或機器義肢讓會員試行,希望會員在購買義肢前找到適合自已的義肢,但以上所有事情都會視乎協會籌款及申請基金的情況。」

截肢者看無障礙設施

Ki 及Jeff為無數的同路人給予建議及協助,但提起香港的無障礙設施,他們都有點意見,希望可進一步建立無障礙城市。Ki 首先說:「我個人的感受不是很大,但一件事情令我最深刻,發覺全港地鐵站不是每一個出口都有升降機或扶手電梯能夠直達路面,部份路段要行樓梯,令到所有截肢者或長者苦不堪言,我就通常會選擇有升降機出口再步行往我需要的目的地,隨地鐵站外香港還有很多行人橋暫時還沒有升降機或扶手電梯,希望政府能夠撥款將所有行人天橋都增建升降機。至於軟件方面我感覺完全沒有,因為政府沒有這個科目,所以我們都不停到中小學校分享截肢者是一個什麼人?讓年青一代了解什麼是傷建共融。」

 Jeff感慨地說:「我感受比較深,8歲確診患上骨癌,很年青便可以領取傷殘津貼金,現時香港無障礙硬件已經有很大進步,唯一的至命點是沒有連貫性,現時香港十九區各自增建無障礙設施,各自為政,例如一條貫串沙田至大埔的單車徑,程況有目共睹,未來十年我相信都沒有太大改善。軟件方面我十分認同Ki 說法,教育絕對不足夠,慶幸近年已經有改善,但政府只是撥款到學校及區議會做公眾教育,但方向上有點錯誤,將傷殘人士介定為受助者或弱勢社群去協助我們,所以很多情況下出現誤解,例如關愛座事件,有需要和無需要定位在那裡,就是公眾教做得不清晰。據知外國的無障礙設計初衷,不只是給予一群傷殘人士或弱勢社群,而是整個社區人士受惠,雖然你今天不是受惠者,但下一年、下一月或下一天你或我都可能變成受惠者。」總括來說,香港政府現時目光由於不夠長遠,好心做壞事,偏離初衷,但隨著更多不同人參與及推廣共融城市,希望日後傷健共融的無障礙設施更進一步。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香港截肢者協會的服務或活動,請瀏覽 :
https://www.hkaal.org.hk/

資料來源: Free Guider

相關標籤 - 香港截肢者協會,Free Guider 香港截肢者協會,Free Guider



留言

用戶圖片
留言框
我的圖片
留言框
Previous 兒童共融活動的先行者 Next 開心出遊 「回顧」─ 大坑舞火龍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