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坐上轮椅学历史 - 从「战俘营」起步 深水埗看烽火留痕
    坐上轮椅学历史 - 从「战俘营」起步 深水埗看烽火留痕
  • 深水埗公园﹕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有约2000名加拿大军人到港支援,惟最后死伤者过半,深水埗公园内设纪念碑与枫树纪念他们的牺牲
    深水埗公园﹕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有约2000名加拿大军人到港支援,惟最后死伤者过半,深水埗公园内设纪念碑与枫树纪念他们的牺牲
  • 「军部地界」石碑﹕深水埗公园外,有3块「军部地界」石碑,刻上「M.O.D.」(Ministry of Defence,国防部)等字眼,是军营最后的存证,但因为刻字的一面背向行人路,不少路人都没发觉。
    「军部地界」石碑﹕深水埗公园外,有3块「军部地界」石碑,刻上「M.O.D.」(Ministry of Defence,国防部)等字眼,是军营最后的存证,但因为刻字的一面背向行人路,不少路人都没发觉。
  • 深水埗警署﹕深水埗警署在1925年落成,楼高3层,现时已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深水埗警署﹕深水埗警署在1925年落成,楼高3层,现时已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 钦州街小贩市场﹕这小贩市场原属临时性质,为安置路边布贩而设,但后来发展得甚具规模,近年不断传出清拆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钦州街小贩市场﹕这小贩市场原属临时性质,为安置路边布贩而设,但后来发展得甚具规模,近年不断传出清拆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 新亚书院纪念花园﹕小亮(左二)、胜展(左三)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们一样热情投入不同活动,闲时爱带导赏团,助更多人了解深水埗的历史故事。图为新亚书院纪念花园。
    新亚书院纪念花园﹕小亮(左二)、胜展(左三)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们一样热情投入不同活动,闲时爱带导赏团,助更多人了解深水埗的历史故事。图为新亚书院纪念花园。
  • )天后庙﹕建于1901年,最初是位于海边,在深水埗历经多番填海后,今日已身处大厦中间
    )天后庙﹕建于1901年,最初是位于海边,在深水埗历经多番填海后,今日已身处大厦中间
  • 深水埔公立医局﹕建筑属装饰艺术风格,正面呈对称结构,建于1930年代,由富商黄耀东斥资,最「威水」的是医局街亦因其命名。
    深水埔公立医局﹕建筑属装饰艺术风格,正面呈对称结构,建于1930年代,由富商黄耀东斥资,最「威水」的是医局街亦因其命名。
  • 关帝庙﹕关帝庙确实兴建年份无从稽考,但从庙内刻有庙号的石匾得知该庙曾于1891年修葺,除了供奉关公,也供奉文昌君、观音、包公等。
    关帝庙﹕关帝庙确实兴建年份无从稽考,但从庙内刻有庙号的石匾得知该庙曾于1891年修葺,除了供奉关公,也供奉文昌君、观音、包公等。
  • 坐上轮椅学历史 - 从「战俘营」起步 深水埗看烽火留痕

破旧失修的唐楼外,矮小的排档密密麻麻地蔓延,公公婆婆拉着车仔,街上熙来攘往。这是一帧典型的深水埗街头速写。

深水埗是旧区,正面临大规模重建,不过建筑可拆,历史却不会被抹掉,今期「城市游踪系列」就带你走进这个历史悠久的旧区,认识它背后的故事。

之所以说深水埗历史悠久,乃因它在东汉时代(公元25年至220年)已有人居住,几条村落的居民主要以务农、捕鱼为生。「埗」解水深的海湾,据说「深水埗」一名正取自现今位于北河街与通州街交界一带的深水埗码头。今日,深水埗区的范围超过1000公顷,包括美孚、荔枝角、长沙湾等。因为靠海且水深,深水埗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1910年起,港英政府在深水埗开展填海工程,1925至1926年发生省港大罢工后,英国政府加派英军驻守香港,并徵用填海得来的土地兴建深水埗军营,即是今日近东京街一带。

枫树纪念加拿大兵

今日路线的起点,便从当年军营的一部分——深水埗公园开始。甫走进公园内,不难看到右方有树冠宽大的枫树,并有两块纪念牌,均为纪念在战时受难的人。其中一块牌匾与枫树是为纪念1941年来港支援的加拿大士兵,他们在当年11月抵港,驻扎深水埗军营内,但12月香港失守,连同英国、印度及华裔士兵,近万人被俘,深水埗军营也变成战俘营。由于营内卫生环境恶劣,不少士兵在此去世,近2000名加拿大兵之中,死伤者也过半。

深水埗军营拆卸后改建成丽阁邨及深水埗公园,公园门前留下3块写有「M.O.D. 军部地界」的界石,是仅存的证明。

沿着荔枝角道前行,走至钦州街交界处,便可见深水埗警署,它在1925年落成,比旁边的深水埗军营还要早,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有圆柱门廊,但屋顶却铺上中式瓦片。警署在1941年被徵用为军营,日治时期又被改为战俘营的指挥部。70年代,因政府兴建了规模更大的长沙湾警署,深水埗警署就变成分区警署,现时已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与其遥遥相对的,是不过略比人高的「棚仔」钦州街小贩市场。有留意本地新闻的,相信对近年棚仔的收地风波并不陌生。即使至今棚仔的去留未确定,不过里面尚有数十个经营者,有意到访的就要把握时间,莫待无花空折枝。

中大新亚人必游景点

国共内战期间,不少人从大陆逃难到香港,其中包括知名学者如钱穆。他在1949年来港,其后与唐君毅等人合办学院,初时取名亚洲文商学院,翌年易名新亚书院,并迁至深水埗桂林街,此后才再迁至农圃道,其后跟其他书院合组成香港中文大学。 今日书院旧址被改建成私人住宅,只尚存新亚书院纪念花园,但仍可在园内找到不少展品,包括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字的「新亚旧址」牌匾,以及刻有「诚明」二字的校训墙等。

花园对面就是天后庙。前文提及深水埗为近海之地,因此昔日聚集不少船只,渔民为求平安,1901年集资兴建天后庙,其时正建于海边。但今日的庙宇却身处大厦中间,由此可以推想有多少土地是填海得来了。

天后关帝隐石屎森林间

离开天后庙,沿医局街前行,可发现一座两层高的白色建筑,刻有「深水埔公立医局」。这座看起来中西合璧的建筑属装饰艺术风格,正面呈对称结构,一楼设阳台,依靠支柱形成「骑楼」,栏杆却饰以代表竹子的绿色陶瓷。它建于1930年代,由富商黄耀东斥资,医局街亦是因其命名。2009年,它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现时已变成美沙酮诊所。

你或会好奇,为何建筑上刻着的是「深水埔」而非深水埗?据说从字义上,「埔」指平地,故深水埔意为水边有平地,后来演变成码头,故改有码头之意的「埗」了。

而在医局后方的关帝庙(武帝庙)同属二级历史建筑,确实兴建年份已无从稽考,但从庙内刻有庙号的石匾可知该庙曾于1891年修葺,除了供奉关公,也供奉文昌君、观音、包公等。这座关帝庙是九龙区内唯一主要供奉关公的庙宇,庙内外的装饰和艺术品十分精美。昔日未移山填海前,庙后是小山,庙前是海边,设有船厂,但现时已变成身处石屎大厦中间了。

资料来源: 明報

网址:

相关标签 - 坐住轮椅学历史,深水埗文化导赏×社区游学团,香港伤健协会 坐住轮椅学历史,深水埗文化导赏×社区游学团,香港伤健协会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德单车名将禾歌勇敢面对伤后瘫痪 Next 823涉水勘灾皮肤病变 张花冠「毕业演说」感性这样说…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