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精神健康「 乐喜聚」
    精神健康「 乐喜聚」
  • 社区教育 - 压力讲座
    社区教育 - 压力讲座
  • 参加者把心灵里的垃圾都扔掉
    参加者把心灵里的垃圾都扔掉
  • 参加者轮流进入明阵,经验生命的迂回及放下
    参加者轮流进入明阵,经验生命的迂回及放下

香港人经常处于充满压力的环境下,无论是生活、工作、读书各方面的压力都有每年都有上升的趋势,偏偏精神健康往往较容易受人们所忽略。
 
社会福利署于二零一零年拨款予全港十八区开设共廿四间 「 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屯门区有两间综合社区中心,圣公会的「乐喜聚」是其中一间。
 
「乐喜聚」提供的个案服务一般通过不同的机构转介,当中包括社署辖下的单位、房署、政府各部门、医院 、社工和地区非牟利团体等,居于服务范围内15岁或以上怀疑或已确诊精神病患的人士,及其家属都可以直接到中心申请服务。
 
陆姑娘说:「除了一般的社工跟进个案外,中心亦会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社区教育活动和职业治疗服务和外展服务,例如家访,和受助者一同覆诊看医生,跟进食药后情况和习惯,定时和医生和医院紧密合作。」

假若发现病人在生活缺乏动力,经常留在家里,中心会即时跟进,是否药物份量不足够或不适合,病情影响、心理或性格问题等等,帮助受助者逐一折解,希望他们可以重投社区,同时亦会鼓励受助者参与中心活动接触外界。中心现时更增设朋辈支援员,希望用过来人身份,把自已过往经历,从一名病患者再重投社区的历程,让受助者一个借鉴。
 
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同行者

深知一般情绪病患不轻易外出和接触陌生人,「乐喜聚」的外展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服务总监 Winnie 说:「外展服务不会限制只可社工参与,护士、职业治疗师和朋辈支援员在有需要情况下同样会做上门做家访,提供适切的服务。」
 
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自二零一零年开始服务,在社区有很多不同学校和团体认识,转介的流量比较多。

「我们的受助者的年龄层大多数介乎四十至六十岁的中年女士和男士,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中学生个案比例增多,可能是教育制度、考试和读书压力增加,容易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如焦虑和抑郁,而这个年龄亦是思觉失调发病高峰期。」

「中心都会按照青少年受助者不同阶段从中介入,例如在学阶段,就会先跟进现时他们的情绪状态,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很多时需要和学校的社工合作,更试过与家庭服务中心一齐跟进,务求为受助者提供最合适的协助。」

一般情况下学生离开学校,校方就不会跟进,但是「乐喜聚」是一个服务社区的单位,会继续跟进每一个个案,了解受助者升学或就业的意向,并按照其意愿帮助他们前行,但是有部份学生,离校后未必能够适应即时进入就业市场,中心就会因应个人的需要安排培训,直到他们能够顺利投身社会,可以说得上是只要有需要,中心都会乐意协助跟进。

管理人生压力从不简单

其实任何年龄都一样,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压力,而在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往往会令人焦虑和压力增加,精神的健康较易出现问题,如何可以正确的管理个人压力显得非常重要。

陆姑娘说:「无论任何年纪,求助者都有不同需要,我们会先安排社工了解其情况,例如中年家庭主妇,可能要面对凑小朋友或婚姻上的压力,因而影响到情绪,亦有职业妇女,有家庭、工作,我们会平衡求助者各方的需要,用辅导方法教导道她们怎样处理及管理情绪,而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需要,中心都会按个别情况,度身订做一套合适的方案去辅导及协助。」
 
「中心会每季定期开办小组和活动,当中包括运动、手工艺、音乐、乐器、社交、康乐和治疗小组等,让每位会员自由参加及交流,亦会去旅行或主题乐园,希望每位会员能够与社区人士多接触,融入社会,做到伤健共融的理念。」
 
至于就业方面,「乐喜聚」会按会员需要,转介到「康恩园」或其它机构,运用它们的辅助就业团队作协助,近期更探索是否能够转介到 福利协会属下的单位就业,不会局限于屯门区。

渴望尽快落实院社增加区内服务
 
「乐喜聚」最困难的地方是暂时要借用「康恩园」的地方提供服务,所以有些活动受到限制,影响到和会员的交流。

「希望尽快有固定会址,以扩大服务至 0-18 岁的小家属服务,主要对象是他们有精神病患的父亲、母亲或监护人,我们会透过个案、小组或亲子活动,目标希望这群小家属得到协助及支援,从而可以更健康成长。同时,中心希望扩展青少年服务,多些接触到地区不同组织和机构,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增加彼此互信,可以更好的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
 
解除身心障碍限制比设施更重要
 
访问接近尾声,两位社会工作者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对现时无障碍的设施及环境的看法 。

Winnie 说:「香港的无障碍设施一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相对一些先进国家,在无形的层面上比较落后,其实无障碍并不是一条路或楼梯怎样去帮伤残人士,而是在生活上有没有东西去限制他们,取不到、做不到,例如Free Guider 无障碍手机Apps,很方便到伤残人士,是一个无障碍的概念。虽然不是一个实体的东西,但确实帮到很多伤残人士,免受到无形的限制,我个人认为香港现时还不足够,太过著重于实体的东西,令到很多人士过份依赖实体事物,事实上是生活上有其他方面对他们造成障碍,包括伤残人限制自已,认为自己是异于常人,出街会很容易受到奇异的目光,结果令到他们因身心障碍而不敢外出。在这方面是否我们可以做多些教育工作,让社区人士接纳及包容伤残人士,做到伤健共融的目标。」
 
陆姑娘继续说:「我很同意Winnie的说法,造成障碍往往不是单是实体的问题,近年我们已经很努力加强社区教育,希望可以去标签化,减轻歧视,但效果未如理想,例如有些服务对象,平时上班工作,定时需要往精神科覆诊,但他们不敢请病假,因为需要出示医生纸,理由很简单,因为屯门区精神科门诊的地方正是「青山医院」,他们恐怕出示医生纸给人标签化,宁愿请大假或放无薪假去覆诊,这是很细微及正常的事情,希望无论雇主或同事都要多加了解、谅解,在社会形成一个包融氛围,所以社区教育仍需大家很努力持续的坚持下去。」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 香港圣公会屯门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 「乐喜聚」的服务或活动,请浏览 : http://theclub.skhwc.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67-7528&lang=zh-TW

 

资料来源: Free Guider

相关标签 - 香港圣公会,屯门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 - 乐喜聚,Free Guider  香港圣公会,屯门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 - 乐喜聚,Free Guider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持续的冰桶挑战 - 香港肌健协会 Next RHYS。睿程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