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社工何琴尋求安老新思維 不綁不卧牀不包片教長者自立
    社工何琴尋求安老新思維 不綁不卧牀不包片教長者自立
  • 何琴
    何琴

訪問何琴,緣於她早前亮相電視節目《長命百二歲》,在台灣老人院舍體會「被縛」滋味;知道何琴是香港的社工,於是請她談現今長者院舍服務和社區生活情况。香港人愈來愈長命是不爭事實,高官一句「當大家都120歲,60歲是中年」,作為提高申領長者綜援門檻的引子,引起公眾反彈。「老去」、身體機能衰退、自理能力走下坡,都是沒法逃避的生命歷程。何琴可能不是一般人眼中的「民間高手」,卻盡自己力量為老人服務。

何琴邀請記者到上水古洞的靈合長者中心,看看附近年長村民、街坊到中心上「早操班」的情况。中心設在石仔嶺信義會靈合堂教會的背後,旁邊是村屋及數間本地醬油廠。古洞靈合堂建於1950年代,長者中心則於2015年開設,將教堂的貨倉部分改建為古洞首間長者服務中心。此前,區內長者聚腳地方多在村內的錦益茶樓。

一大早,義工導師帶領10多個長者在門外空地做伸展動作,當中多數是八九十歲的女士,也有一兩個行動不便,坐在輪椅或要用手杖的長者前來參加,用能動的手腳跟着做運動。不知是否古洞空氣好、生活空間寬敞的關係,記者覺得長者們的精神狀態都比自己好。晨操過後小休一輪,便是「長者識字班」時間。

東北收地在即 古洞設中心助長者

信義會在古洞成立長者服務中心,跟政府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有關。因為教會的關係,他們知道不少會眾也受政府收地影響。「很多受影響長者,連1至10或自己的名字也未認得,日後要在文件上簽名,又或如安排上樓會揀哪一樓層,都需要識字。」何琴說。

古洞居民不少是長者,除了村民,還包括受收地影響、集中北區八成私營安老院的石仔嶺花園當中逾1000名長者。而在古洞靈合長者中心成立前,當地連一所長者中心也沒有。那時,剛重回信義會工作的何琴負責此計劃,希望將「自立支援」、「小規模多功能社區」等在台灣、日本正在推行的養老概念帶到古洞。「你到過石仔嶺花園嗎?那裏的院舍有較大空間,其實很適合推行『自立支援』形式的長者服務。」石仔嶺花園曾是已婚英軍宿舍,共23幢兩三層高的平房,屋前有小花園空地,空間寬敞開揚;至於市區的私人院舍,不少是在樓宇的低層,內裏的空間、環境質素的參差程度,去過探老人家的大概都心裏有數。

「自立支援的概念,不止替長者『鬆綁』這一項。」簡單來說,香港照顧長者的概念是如果長者只剩三成自理能力的話,那就由照顧者「補足」,例如長者不能刷牙便幫他們刷,難於進食便餵食,難自行上廁所便幫他們「包片」。「但自立支援的概念是,若長者只有三成自理能力,便訓練他們,盡用那餘下的能力,難於刷牙也由他自行漱口,嘗試自行喝水,即使坐輪椅或卧牀,也訓練他們的排便習慣,那就不用經常『包片』,不用依賴照顧員替換。」何琴補充,在台灣院舍住院,枱頭都放了一壺水,讓長者早上喝足夠的水,三數小時後便安排他們使用便盤或上廁所的時間——toilet training不限於小孩。

自立支援概念,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從長者的需要出發而提供「支援」,而並非以照顧人員的「工作流程」考慮。這種「不約束﹙綁﹚、不卧牀、不尿布」,替長者提供自立支援的方式,在台灣老人院舍頗為「在地」。「我是在假期時參觀台灣一所推行『自立支援』形式的院舍,剛巧遇到香港電視台拍攝,所以你們在方東昇的節目見到我了!」

當然,每當提到這類「以人為本」的服務時,普遍反應是「會否增加院舍員工的工作量或人手」。她說,「變革初期工作量或許會多點,但當長者習慣運用自己的自理能力,工作人員至少不用常被召喚去替他們『換片』。工作壓力也較減省吧。」如果老人只是接受「照顧」,他們原有的自理能力會退化得更快,此後要「給予」十成的照顧,照顧者的工作負荷其實更大。

「難度在於需要改變住院長者的想法。在台灣推行自立支援的老人院舍,我看到長者的家人也會幫忙照顧長者,甚至幫大家晾衣服!目前香港人主流以『消費者』心態看待院舍服務,要他們改變觀念,接受自立支援概念,或許需花一點時間。」何琴說。

「小規模多機能」社區 長者互助免頻撲

何琴跟中心主任陳惠芳在古洞中心「開墾」了4、5年,中心漸漸累積過百名會員。古洞面積大,人口分散,分佈跟市區不一樣。「其實單看資源,政府撥給老人服務的資源不能說『少』,但如何適切運用,將現有的服務做得更好,反而是我想做的。」現時政府提供的長者服務分工過專,假如長者有家庭、經濟或工作等不同問題,他們需要到不同服務中心或政府部門求助。古洞中心想借用源於日本的「小規模多機能社區」模式,即在中心內提供一站式服務,如申請社會福利、運動、自理能力訓練、社交等,免卻他們頻撲;更重要的是,社區內的居民本身已有一定的社區網絡,他們其實能互相幫忙,互補不足,不一定要依靠外來補助。

「在香港,提供老人服務的機構,通常按長者的『能力』分類,再按其『能力』提供各種支援。但在台灣、日本,不同能力的長者都居於同一社區內,同一社區內有『Young Old』、『Old Old』、行得走得的,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區內不同的長者可以互相幫助、支援。」現時在靈合服務中心,她們嘗試安排較健壯的「Young Old」長者送飯給有需要的年長村民;每逢星期三的「社區飯堂」,中心安排兩個住在區內的婦女,在中心內煮飯給街坊提供午餐。不少能力許可的長者,都樂意在捐款箱內投下10元、20元——對獨居長者來說,來吃午餐不是因為免費,而是煮「一人前」午餐實在費時,而且到「社區飯堂」還可以跟其他老友記傾偈交流!政府收地在即,在搬遷前夕,村民也可以交流相關信息。面對新界東北發展,何琴希望政府在重新安置居民時,多關注長者的生活情况,將現有的社區元素和居民網絡,一同放回新社區之中。

「小規模多機能」和「自立支援」的社區,能幫助長者生活,減慢衰退的速度,可以自理多一天就是一天,能自行吃多一餐就是一餐。當我們去到人生的末尾,能自主的日子,一天就是一天。

給香港的話

「香港今天的繁榮,多得一班貢獻一生,為香港出力的勞動基層。這是我近年投身長者服務的原因。我當社工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負能量』,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人,他們對生活的樂觀、堅毅,往往也能助我將『負能量』轉成『正能量』。」

Profile : 何琴

2000年大學畢業後,投身社工服務至今,曾從事青少年、復康及長者等不同範疇。現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屯門長者綜合服務的服務發展主住,專責基層長者服務,負責計劃包括:照護者培訓學院、「外出易」(陪診及護送服務)、古洞靈合長者健康中心和年青護理員培訓等。

資料來源: 明報

網址:

作者:

相關標籤 - 社工,何琴,安老,不綁,不卧牀,不包片,長者,輪椅 社工,何琴,安老,不綁,不卧牀,不包片,長者,輪椅



留言

用戶圖片
留言框
我的圖片
留言框
Previous 身障生樂觀面對人生 董芷妤:盡力做就對了 Next 無障礙計程車數量少、問題多 交部允邀業者檢討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