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今夏采访印尼 2018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果然如前辈所言,是一个会「做到喊」的运动会。

健全运动员,或许要靠口述才知道他的故事;残疾运动员,大部份是单从旁观察,即使未知残疾的缘由,已能感受到身体缺憾带来的苦,以及背后有著一个生命的奋斗故事。在这亚洲级的大型运动会,聚集逾 2,700 位伤残运动员,残疾的种类五花百门,看著坐在轮椅上难以控制肌肉的运动员推滚球、缺少四肢的「飞鱼」在泳池竞逐、戴著「黑超」的运动员「碌」保龄、没有双腿的羽毛球运动员一手操控轮椅一手救球……那种艰辛的奋斗,那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救球动作已足以融化人心,眼浅的同行记者更是泪如雨下,手震著拍下感人的每一幕。

亚残运上太多难忘的片段,其中一幕是在某项目的颁奖礼上,3 位得奖的视障运动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像小学生一样扶著前方得奖者的肩膀,一起缓缓地走上颁奖台。因为看不见,大会指示亦不清晰,工作人员著挂上奖牌的运动员面向旗杆准备播放国歌时,得奖者误以为要拍合照,到拍合照时又误以为已经可以离开,出现不少「虾碌」情况。

在一般的运动场,这些尴尬的画面或会引来讪笑,但在亚残运上,这些可笑的事却变得不可笑,因为当你用同理心(不是同情心)一想时,就不会以笑来看待这回事。在一个简单的颁奖礼上都出现这样的笑话,编者不禁想,这班为国家卖命的残疾运动员回到日常生活时又会遇上怎样的障碍、闹出怎样的「笑话」?而我们又是怎样看待伤残人士?

我们太多时候戴上了有色眼镜看别人。莫说伤残人士,编者想起中学时代,每年班级中总有几位古灵精怪的「骑呢」同学,或是相貌异于常人、或有口吃、或是性格古怪一点、或身上有伤患……他们却成为了嘲弄的对象,甚至遭到排斥与欺凌。患有「侏儒症」的港队羽毛球运动员王镇炎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只是我的缺憾比较明显吧!」或许,我们只是碰巧缺憾比较不明显,但切身处地一想时,你又希望别人怎样看待你的缺憾?

掌声过后,盼望今次亚残运带给港队的不只是奖牌数字的突破,还有对缺憾与共融的另一种体会。

资料来源: STANDNEWS

网址:

相关标签 -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伤残运动员,缺憾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伤残运动员,缺憾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6成轮椅族 不敢搭大众运输 Next 【新闻追踪】冰桶热潮退 渐忘渐冻人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