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他大半生在輪椅上度過,卻比大多數正常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他大半生在輪椅上度過,卻比大多數正常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 他大半生在輪椅上度過,卻比大多數正常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 他大半生在輪椅上度過,卻比大多數正常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 與史鐵生最後的聚會
    與史鐵生最後的聚會
  • 史鐵生與母親
    史鐵生與母親
  • 史鐵生在寫作中
    史鐵生在寫作中

史鐵生坐在輪椅上那麼多年,卻比很多能夠站立的人更高;他那麼多年不能夠走太遠的路,卻比很多遊走四方的人有更遼闊的新。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一個作家,史鐵生和他的文學創造,都是中國當代文學有著非凡創造的寶貴財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世界會更深刻地認識到他生命的魅力,認識到他的文字和精神的價值。

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惕和關懷。

他大半生在輪椅上度過,

卻比大多數正常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2011年1月4日。

北京798藝術區的時態空間畫廊,鮮花盛開,燭光跳躍,與室外凜冽的寒冬相比,這裏明艷而溫暖。不大的空間里,湧進了將近一千人:鐵凝、張海迪、劉索拉、余華、格非、濮存昕、顧長衛、蔣雯麗……他們在為共同摯愛的一個人慶生。

唯一不在現場的,是那個今天過生日的人——四天前,他已經永遠離開這個殘酷對他,卻依舊為他所深深眷顧的世界。

他是史鐵生。

主持人張越說,我從沒遇到過一個人,能像史鐵生這樣贏得這麼多人的尊敬和愛戴。

史鐵生的妻子西米說:「感謝朋友們前來參加史鐵生60歲生日聚會。上周,大家提起這事,鐵生很感慨,說自己真夠本,活了60年了,比當年醫生的判決多活了20年。過去,鐵生由於身體原因,總不能盡情聚會;現在他不累了,大家可以盡興了。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帶來一筐他的朋友史鐵生生前最愛的櫻桃。在鐵凝心中,史鐵生坐在輪椅上那麼多年,卻比很多能夠站立的人更高;他那麼多年不能夠走太遠的路,卻比很多遊走四方的人有更遼闊的新。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一個作家,史鐵生和他的文學創造,都是中國當代文學有著非凡創造的寶貴財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世界會更深刻地認識到他生命的魅力,認識到他的文字和精神的價值。

生日會的最高潮,出現在它即將結束的時候。從天津第一中心醫院趕來的鄧永林醫生告訴大家,四天前接受了史鐵生肝臟捐贈的受捐者已經能夠下床走路,正是因為史鐵生捐出的充滿生命力的肝臟,這個年輕的父親得以親眼看見他剛出生的孩子。

此時,神聖天光穿過包豪斯建築透明穹頂撒落,與淚光相映照。人們在心中默念:

鐵生不死。

史鐵生不是先天殘疾,相反,在清華附中念書時,他是文武雙全的尖子。他喜歡物理,精通籃球、排球和無線電,最喜歡朗誦和80迷跨欄。

按照這樣的人生軌跡走下去,不出意外,他將來可能會成為物理學家或者電子工程師,可命運卻偏偏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1972年,還在延安插隊的知青史鐵生經歷了第一次絕望和哀慟。

這一年,因為在插隊的陝北關家莊放牛時突遇暴雨和冰雹,一場高燒后,他的脊髓出了問題。由父親扶著艱難地走進北京友誼醫院。在醫院里,史鐵生對自己說,要麼好,要麼死,一定不要這樣走出來。但結果是,他被朋友抬著出了醫院——他的雙腿徹底背叛了他,他成為一個下肢癱瘓的殘疾青年。

命運並沒有對史鐵生放下重鎚。八年之後, 1980年,他又得了慢性腎損傷,醫生說:你這一輩子,都得插著尿管,帶著尿壺過活了。

生不如死。史鐵生三次自殺,三次都被一個人拉了回來,那是母親。

醫院已經明確表示沒救了,母親卻還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史鐵生對母親說:「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母親卻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

那時,史鐵生「脾氣壞到極點,經常發了瘋一樣地離開家,從地壇公園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麼話都不說」。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卻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母親知道他心中苦悶,所以從來不攔著他去地壇,只是每次無言地幫他準備,幫助他上輪椅車,看著他搖車拐出小院。有一回他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來,竟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他走時的姿勢。

母親丟下史鐵生匆匆撒手西去的時候,才49歲。史鐵生說,他一直不知道,母親患有嚴重的肝病,經常整夜無眠。也許正是料到自己時日無多,母親才又一次提出一起陪史鐵生去一次北海,可每次都遭到兒子的拒絕。直到母親死後,紛紜的往事才在史鐵生眼前幻現得清晰,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史鐵生心中滲透得透徹。

他要讓母親感到驕傲,哪怕她已經去了天堂。

史鐵生開始發奮寫作。

那個時候,他住在前永康衚衕一個大雜院里,他的小屋只有七平米,除了床和寫字檯,剩下的空間只夠輪椅打個轉。白天,史鐵生搖著輪椅去街道工廠上班,日復一日在鴨蛋殼上畫畫,東倒西歪的小作坊里,除了八九個老太太,就是幾個跟他一樣有殘疾的年輕人,一個月,掙幾十塊糊口的錢。

即便如此,史鐵生沒有一天放下手中筆。

終於,《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發表了,史鐵生聲名鵲起。1985年,這部短篇小說,獲得全國文學創作獎,來自全國各地數十家報紙、雜誌和電視台的記者、編輯蜂擁而至,史鐵生又怕、又愁、又煩。有人建議說,你白天找個朋友家裡避一避吧,可是他坐著輪椅,哪兒都不方便,無奈之下,在冬天最寒冷的日子里,史鐵生從頭到腳,裹著厚厚的「全副武裝」,去地壇公園「避難」。

除了幾座殿堂和那座祭壇,因為坐著輪椅無法進去,地壇的每棵樹下史鐵生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過他車輪的印跡。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什麼時間,史鐵生都在這園子里呆過。有時候呆一會兒就回家,有時候就呆到滿地上都亮起月光。

史鐵生說,「記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裡了,我一連幾個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

1988年10月一個華燈初上的黃昏,史鐵生陪《上海文學》雜誌社編輯姚育明去地壇散步,他向客人介紹了自己與這座荒蕪的故園的緣分。兩年以後,姚育明接到了史鐵生寄來的一疊手稿,那是15000字的隨筆《我與地壇》,這篇散文震動了中國文壇,震動了讀者的心。

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我與地壇》的影響,依舊經久不息,直到現在,依舊有人說:到北京,可以不去長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壇。

史鐵生的遺願,就是把骨灰撒在地壇。

1998年,因為罹患尿毒症,史鐵生開始了漫長的透析生活。

每周三次,每次四個半小時,兩根塑膠管連接他的手臂和透析機,體內滲毒的血液從隆起的動脈流出,經由機器過濾掉其中的毒素,再由隆起的靜脈回到體內,一周之內,史鐵生全身的血液要這樣過濾幾十遍。透析加劇了他身體的磨難和困頓,也使他更深入地思考生存和死亡的問題。

史鐵生說:「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其實端坐的日子是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的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在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個『更』字。」

有一次,史鐵生和上海作家陳村聊天,他們談到了死亡。

史鐵生說,死從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陳村說,人是一點點死去的,先是這兒,再是那兒,一步一步終於完成。

「他說得很平靜,我漫不經心地附和。我們都已經活得不那麼在意死了」,史鐵生事後自述道。

長篇隨筆《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初患尿毒症之後寫的;長篇回憶體小說《我的丁一之旅》是透析九年之後完成的。兩部書都是重病給予他的思想的果實。

因為傑出的寫作,史鐵生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 年度傑出成就獎。

頒獎的時刻,在現代文學館,史鐵生的輪椅被人抬起來,抬上舞台,推向舞台中心,會議廳響起前來出席頒獎儀式的作家們密集而持久的掌聲。主持人馬原宣讀評委會的授獎辭: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參考文獻

夏榆《史鐵生:站在人的疑難之處》(《站在時代的痛點,沉默》,上海三聯書店,2016)

原標題:《他大半生在輪椅上度過,卻比大多數正常人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资料来源: sina 新浪

网址:

相关标签 - 輪椅,中國當代文學,作家,魅力,遼闊,生命 輪椅,中國當代文學,作家,魅力,遼闊,生命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友爱牙科室 温馨揭牌启用 Next 他中风后只能依赖轮椅,他却靠双腿到处旅行 医:动力是复原真正关键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