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檢舉

Free Guider 會盡快跟進你的個案
:

「樂坐其中」尋找特色座椅

發佈於 一般 @2017年11月10日   |   人氣博客 :   |   0 個留言

康文署在全港十八區休閒休憩空間內設置共二十組有特色、別具創意的藝術座椅,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

麼地道花園的「文化後花園」公共空間在香港十分珍貴,市民卻難以善用,如何打破局限?


大埔中央廣場的「海浪椅」可以讓人平靜地躺在上面。只要坐上去就會左右搖動,一邊搖,一邊與友人聊天,小朋友就最開心


跑馬地遊樂場「聽.亭」希望大家在這裡停一停、聽一聽。聽聽公園裡的聲音,亦和大家聽聽其他人的蜜語。


荃灣公園 - 坐得到的音符原來這些創意座椅的設計,是以「2017」為主題並作簡譜化演繹,編作樂章,再轉化成座椅圖案。


愛秩序灣公園的「Hack-a-Bench」旨在於以簡約的手法,妙用公園內原有的設施,從而増強公共空間的趣味性,避免在公園內任何地方,另作標奇立異的地標建築。


瀑布灣公園 「攸延」流水般穿越一個多世紀,提醒了我們重要的不僅是推動城市的進步,也是延續城市的核心價值。


青衣海濱公園「青坊」透過配合公園的原有座椅,重新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改變了公園的外觀和感覺,還增加了座椅、桌子、椅背和扶手,讓更多不同的活動如野餐、閱讀等可以在這戶外空間發生。


東涌北公園的「WE.AVE」此裝置設計以四組繩網群形式展現在草地的角落,與其替裝置下定義,或強行把外物加插到草地上,我們希望放大草地的可能性,增加草地的平面,供用家隨自己喜愛的方式使用。


九龍仔公園橘子和灰白色梅花間竹的「格仔櫈」,由矮至高再到矮,形成升空再降落的線條。


中國風的兩縷輕絲.佐敦谷公園「繫」藍綠色不同高度的座位,彷彿是兩縷輕絲,S形的設計來自中國傳統太極圖案,解構後演化成兩個緊扣的環。


告士打道花園「連椅」能夠充份融入告士打道花園原本的佈局,在一個如紙飛機的雕塑下,圍繞著高低起伏的座級,形成金字塔狀,加點想像力,原來是一條環形的跑道,飛機從跑道上起飛了。


南昌公園「綠浪潮」人跟大自然不可分割,你有多久沒有躺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你又曾否想過怎樣坐或休息可以「自己話事」?我希望透過作品「綠浪潮」把人及草地再拉近。作品的非傳統坐椅造型根據人體工學設計,供用家創意舒適享用。


中環碼頭海濱長廊「線.空間」相對於等船的人來說,它卻是一個「空間」— 等待下一班船到達前的一個暫借休息區。


元朗公園-「土上」在土之上, 調和城市與地景、人工與自然、水泥與草地的對立。對應環境作挖掘、種植, 將上置於土, 人坐於上, 而再無二分。


清水灣第二灣泳灘「網濤」是被瞬間凝住的動態,像擊在沙灘上的巨浪,又像一群翱翔的海鳥。鋼織的網格高低錯落,遊人既可獨自躺臥享受陽光,也可與三五知己聚首而坐。


沙田公園「家家有寶」社區公共空間其實是家的伸延,街坊鄰里各自把家中好東西拿到此共享是何等美事。為配合作品與兒童遊樂場毗連,我們以塑膠玩具的感覺,來呈現七、八十年代家家都有的寶物。


北區公園「鑲.嶼」這是巧緻的空間吧?此地的一草一木及公眾活動模式衍生了「鑲.嶼」的創作,而透過「鑲.嶼」不同的層面,公衆能多面向地感受四周。


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字(自)得其樂」座椅啓發自「摺紙」和「剪紙」這兩種長久以來用以期許幸福快樂的民間藝術。



 


摩士公園「老友記.設計師」我們相信「與民共建」的力量,最好的長者設施應由用家共同設計。公園大多數的長者活動區都是圍繞著以安全為主要考慮的健身器材或一式一樣的公園座椅,長者只於建成後才看到公園的模樣,沒有機會及渠道去表達身為用家的意見。



 


屯門公共圖書館平台「積.目」積木是能跨越年齡界限的玩具,不論男女老幼。


各位朋友每個系列的座椅設計都別出心裁,重點是能夠將每個社區的特色融入設計當中,同時能配合公園四周環境,既吸引眼球,又感覺和諧。我已經走勻十八區,尋找藝術椅子的蹤跡,遊公園又可欣賞本地設計,還可以認識社區,最緊要當然是打卡集郵再開心share啦!


0 個留言

* 留言條款及細則請參閱《FREE GUIDER 隱私權政策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